国内统一刊号:CN63-0020 果洛报社出版






上一篇         下一篇

“沪”助果洛经济社会行稳致远

本报讯 上海对口支援果洛工作聚焦顺应民意、保障民生、凝聚民心,着眼夯基础、稳预期、利长远,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,从最起初的“单一式”援果向“组团式”援果转变,不断为果洛藏族自治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、增添新动力。

完善机制强保障。坚持州级统筹、高位布局,完善调研、决策、实施、管理、监督五位一体组织体系,逐步推动“单项”支援向“双向”共建转变。积极推动上海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经验在本地融合嫁接,制定《上海市对口支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项目管理办法》《上海市对口支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项目结余资金管理办法》《援青重点项目储备库及前期费用管理办法》等8项对口支援工作制度举措,创设周调度、月跟踪分析监管模式,推出援青好项目选拔、对口支援工作综合考核评估激励制度,不断深化对口援建工作程序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。

加大投资补短板。紧扣“智力、产业、民生、交流、文教”五大领域,采取“三上三下”模式深入谋划梳理项目,做实做细项目前期、监审、质量、进度、资金、程序、资料七大环节工作,规范高效推进建设工作。2022年安排上海援建资金3.27亿元实施项目84项,当年整体推进率95%,报账率93.25%。2023年投资3.27亿元实施项目70项,截至5月底,整体进度率为35%,报账率为21%。国家部委和央企2022至2023年安排资金1.05亿元实施项目34项,目前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。

交流交融促发展。编排《从黄河到长江:民族音乐巡演》节目,先后赴上海、西宁、南京、南昌等地巡回展演,群众反响强烈。创建沪果青少年“手拉手”活动平台,组织24批次1524名青少年参加“成长之旅”等系列游学活动,助力青少年茁壮成长。组织43批次1287名基层党员骨干、致富带头人、民族团结模范、妇女代表到上海等地交流学习,促进两地交流交融。在上海专门设立就业服务工作站,有序组织劳务输出376名,月平均工资达6000元左右。

智力支援固根基。建设10家乡镇标准化卫生院。推行“组团式”医疗教育援助,协助州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三级乙等医院,“两小时急危重症救治圈”布局基本形成,多台临床手术实现高原“零”突破,十年“久治光明行”铸就品牌,高空抢救急危病患获央媒报道点赞。投资1.25亿元建成果洛西宁民族中学,州民族高级中学、民族中学、果洛西宁中学建立“三校发展联盟”,教育均衡发展落地见效。举办各类培训133期,受训3933人次。援青后方组团19批185人助力果洛发展,通过柔性引才渠道引进中高层次人才56名,建立名医、博士工作室6个。

多措并举保民生。立足果洛特色资源禀赋,借助上海资金、人才优势,树立“借船出海”和“系统思维”意识,累计安排产业项目23项1.14亿元,推动传统畜牧业与畜产品精深加工双向发展,林下作物人工培植与高原蔬菜规模化种植双管齐下,种畜保护性繁育与生物有机肥生产加工互补延链发展,促进供给端对标消费端需求的产业链转型升级提质。安排资金1.04亿元建设高原乡村振兴示范点15个,安排资金2840万元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6个,有效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
--> 2023-06-23 1 1 果洛报 content_1605.html 1 “沪”助果洛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/enpproperty-->